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18.09%;其中电商业务达到11亿元,占品牌服饰总零售额的12%。截至去年年底,线下门店数已经发展到3794家,而线上成绩同样瞩目,仅去年“双十一”狂欢节当天,销售额3.83亿元,摘得全网国内服装品牌桂冠。
这个夏天,不仅天气热,还有上市热,7月22日,证监会核准了14家企业IPO批文,这也是7月份的第二批批文。此前,今年7月8日,证监会核准了13家企业上市申请。因此,7月份两次共核准了27家公司上市申请,创下近一年来的新高。在这14家企业中,上交所7家,深交所中小板2家,创业板5家。筹资总额预计不超过120亿元。
设计年轻化、适应中国反腐……在作出一系列的策略调整后,意大利奢侈品品牌Gucci(古驰)带来了一点好消息:
2014年,快速扩张的欧莎陷入业绩停止增长的窘境,经过一年“刮骨疗毒”式的内部调整,加上从其它淘品牌取经而来的经验,这个已经十周岁的淘品牌想要引领行业,重现当年的辉煌。
如今经济放缓,时尚行业遭遇困境的市场环境下,国内本土服装品牌如何突破瓶颈并打造属于自已的王国,7月21日,总部位于广州的EPO宣布集团化发展,将新推出童装品牌littleMO&Co.和专业彩妆品牌REC,此前集团已拥有率性时髦的都会年轻女装品牌MO&Co.及融合艺术灵感的女绅士风格品牌Edition10。
坦白地说,澳大利亚的确是时装的第三世界——相反的气温和偏僻的地理位置让这个国家自出生以来就成为了时尚圈的孤儿。然而这都是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轮番侵袭前的状况。如今,设计师们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方法来克服这些客观阻碍,设计师或许已经不用在访问里回答“您是如何应对反季节的问题的?”这类愚蠢的问题了。
英国潮牌Superdry,市场不错,2016财年的收入和盈利都是双双暴涨。最近还进驻了中国,并在北京、上海试水开店。
工作服就和校服一样,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很多人就不喜欢穿校服,因为不喜欢每个人的制服都一样,而且中国的校服好土没有国外的漂亮,但是如今因为工作需要,在工作时间就必须穿着工作制服,那你怎样能穿出自己的品味呢?你有没有对自己的工作服有一种创新穿法吗?自己和别人天天穿着同样的工作服上班,你不感到厌烦吗?接下来拓吉凯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服变得不一样。
两个月前,以中华立领扬名海内外的柒牌男装,在京东“尖货儿”平台发起了一场智能服装众筹活动,反响热烈。截止7月8日下午,该款智能服装已获得¥3234805元,是预期目标的三倍多。创意众筹自上线以来,就引发了多方关注,包括凤凰时尚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在众筹页面下方,更有不少人直接留言咨询相关购买和使用事宜。
Everlane,创立于美国旧金山,是一个根植于互联网的服装品牌。作为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初创公司,价格透明化是Everlane遵循的第一宗旨。这个年轻品牌凭借着与众不同的营销模式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形象,很快便被美国的年轻人熟知,成为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时尚品牌之一。
随着裂帛、汇美、韩都衣舍等一批淘品牌新三板上市,服饰类互联网企业引起了人们的侧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服饰类互联网品牌在行业低迷的生态下杀出了一条生路。这不免令人惊叹——互联网莫非成为服饰类品牌的天堂?服饰类互联网品牌逆袭真的不需要线下渠道了吗?
2016年已过去一半,服装行业仍旧跌宕起伏。一大波旧品牌老化,新一波品牌兴起;营收有喜有悲,开关店此涨彼伏;经历了互联网冲击,也面临着转型升级改革。